青春風貌

第二單元

服飾是美化生活的使者,是人們最直接、最普通的自我表現;它不但襯托著人們的健康姿容,更是社會新風尚產生的象徵。在唐代,服飾特色鮮明,質地、款式、色彩、圖案等豐富多樣。男子的服裝倜儻風儀、華而不縟,嚴格遵循服色、配飾的等級制度,體現禮儀尊卑;女子服飾則從“小頭鞋履窄衣裳”到“時世寬裝束”,更以著男裝與胡服為時尚。獨特的時代文化在中國古代史上塑造出別具一格的青春樣貌。

宮女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77厘米,寬198厘米
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前室東壁南鋪揭取

圖中共繪製九人,均穿長裙,上罩半臂或半袖上衣,披帛結緩,腳穿昂頭重臺履子。唐詩所詠“金薄重臺履”,指的應當是這種式樣,在履頭上翻部分加飾金花。所有宮女均無耳環、手鐲及金翠首飾,反映唐代前期宮廷婦女裝束還比較素樸。為首者梳高髻,手未執物,應為這組宮女的領班。其餘手中各有掌持,分別執盤、盒、燭臺、團扇、高腳杯、拂塵、如意等物隨後而行。行進間宮女們有的左顧右盼,有的竊竊私語,將少女們活潑、好動的神態表現得一覽無遺。

永泰公主李仙蕙(684—701年),唐中宗第七女,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女,去世時年僅十七歲。中宗複位後,將其追贈為公主,並給予「號墓為陵」的最高禮遇,陪葬乾陵。是目前發掘最早、規模最大、墓葬級別最高的一座唐代女性墓葬,也是唐朝290年曆史中唯一一座「號墓為陵」的公主墓。

這幅畫面,畫師用流暢柔軟的筆觸,描繪出九位唐代宮廷女性的形象。她們不僅儀態端莊、身姿優美,更是從服飾,到髮型都各有特色。唐代女性流行的翻領胡服、男裝以及高髻、螺髻、回鶻髻等都在圖中可見。

仕女圖

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
原高177厘米,寬75厘米
陝西省富平縣節慜太子墓第二過洞東壁揭取

圖中三位侍女,前兩人裙裝,後三人袍服。從右往左,第一人是此墓中保存最好的人物。梳高髻,髮髻上插各種花形的金鈿,有幾何形、團花形等,並繞以白色的銀珠絡。人物黛眉濃掃,鳳眼丹唇,神態從容矜持,上著鵝黃窄袖衫,淺絳底墨點花帔帛,下繫大紅長裙,裙裾微飄,覆於如意雲頭高履上。雙手擁帔帛於腹前。

第二人闊眉細眼,豐唇秀鼻,圓胖的臉龐微微仰起,抱臂於胸前,身體微微斜倚於一邊,身材略胖。梳高髻,髻上簪鳳鳥形、團菊形、折枝花形等的金花鈿五朵,並網繞銀珠絡。上著鵝黃底墨花窄袖衫,青灰色帔帛,下繫赭紅長裙,高頭履僅露履尖。衣色較第一位沉鬱。

第三人袍服裝束。帶黑色幞頭,前兩帶於頭頂繫成小結,後兩帶垂於肩頭。幞頭覆額部分顯出其上綴繡的梅花,人物的髮髻也透過頭巾隱隱可見。人物面龐略方,闊眉鳳眼,丹唇秀鼻,上翹的嘴角微含笑意。黃色圓領長袍,綠色黑條紋褲,絳紅色尖頭線鞋。腰束黑色革帶,從腰帶上的白色環中垂下約10條短蹀躞帶。

帔帛又名“帔”“帔子”,唐代的帔像一條長圍巾。帔帛是受西域文化影響,從西域民族和國外服飾中演變過來的。中國早期的“帔”形同披肩,《釋名》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與今日的披肩、披風相類似。製作帔的面料因季節不同而豐富多樣,輕薄的帔多用羅、絹等絲物製作,厚重的帔則用綾、錦等,富豪之家則崇尚以珍貴毛皮制帔。入隋以後,帔帛的使用日益廣泛,受到佛教飛天造型的影響,唐代的帔形制更為窄長,往往可以長達2米,材質更為輕盈,多以絲帛為主,與早期的“帔”由實用衣飾轉化而來不同,唐代帔帛更體現裝飾性。蹀躞是隋唐常見的一種功能型腰帶。

持花男裝侍女圖

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
原高142厘米,寬77厘米
陝西省富平縣房陵大長公主墓前甬道西壁揭取

唐代多元的文化背景、富庶的經濟環境、開明的文化政策為唐代女性提供了較為寬鬆的生活空間,使奢靡的物質追逐在當時成為可能。女性能夠經常參加騎馬出行、狩獵、打馬球、拔河等競技娛樂活動,為了適應這些比較劇烈的活動,女著男裝以及胡服成為了流行時尚。

幞頭袍衫是隋唐時期男子在一般場合最主要的服飾,同時也深受唐代女性的喜愛。從出土的眾多唐代頭裹幞頭的女性形象中可一窺唐代女性標新立異、大膽追求的瀟灑風姿。而侍女所著的胡服也是唐代女性喜歡的裝扮,在貞觀至開元年間成為流行風尚。

唐代多元的文化背景、富庶的經濟環境、開明的文化政策為唐代女性提供了較為寬鬆的生活空間,使奢靡的物質追逐在當時成為可能。女性能夠經常參加騎馬出行、狩獵、打馬球、拔河等競技娛樂活動,為了適應這些比較劇烈的活動,女著男裝以及胡服成為了流行時尚。

幞頭袍衫是隋唐時期男子在一般場合最主要的服飾,同時也深受唐代女性的喜愛。從出土的眾多唐代頭裹幞頭的女性形象中可一窺唐代女性標新立異、大膽追求的瀟灑風姿。而侍女所著的胡服也是唐代女性喜歡的裝扮,在貞觀至開元年間成為流行風尚。

觀鳥捕蟬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75厘米,寬180厘米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前室西壁南鋪揭取

圖中有三名侍女,前面一位站立於樹下,雙手疊壓著半臂於腹前,神情沉著、恬靜,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中間的侍女頭梳丫髻,豐頰滋潤,直鼻小口,眉目有神。上穿黃色窄袖圓領袍衫的男裝,腰系黑帶,帶下懸掛鞶囊,下穿黃色褲子,足蹬尖頭軟鞋,左手微舉,右手拂袖,正躡手躡腳、全神貫注地試圖捕捉一只停落在樹幹上的鳴蟬。

後面的女子頭梳小圓髻,豐頰闊眉,朱砂點唇;內穿窄袖短襦,上罩唐代婦女流行的半袖衫,外披紅色長巾;下穿綠色曳地長裙,足蹬雲頭如意履;左手托披帛,右手握著一枚長簪搔頭,正神情專注地昂首觀望天空中展翅飛翔的小鳥。

章懷太子李賢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二子,史料記載「容止端雅,高宗深所歎賞」。生前曾被立為太子。文明元年(684年)二月去世,葬於四川巴州。武則天時封為雍王,中宗神龍二年(706年)七月由巴州遷至乾陵陪葬。睿宗景雲二年十月(711年)又被追諡為章懷太子,並與清河房氏合葬。

侍女圖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
原高177厘米,寬132厘米
陝西省富平縣呂村李鳳墓揭取

圖中三位侍女依高矮排列。前二女頭梳單刀半翻髻,上穿袒胸白色短襦,下繫紅色條紋長裙,腳穿尖頭履。最後那位頭戴幞頭,身著紅色圓領袍衫,下穿紅色條紋緊口褲,腳穿線鞋。雙臂抱一方盒於胸前,回首顧盼,似乎正被側後方的什麼事情吸引著注意力。

李鳳為唐高祖李淵第十五子,上元元年(674年)薨,享年52歲,與妻劉氏合葬,陪葬高祖獻陵。

唐代女性髮髻紛繁,最有代表的就是前面兩位侍女所梳的單刀半翻髻。這種髮髻是將頭發由下而上梳挽,至頂部時突然翻轉。半翻髻因其形態高峨險峻,成為唐代女性最為喜愛的髮髻之一,因而也是唐代使用得最久也最為普遍的髮髻之一。另外,從圖中前兩位侍女所著的袒領襦衫,以及後一位侍女所著的男裝,也可一窺唐代早期的質樸簡約風尚正向盛唐的豔麗華美而發展的絲許端倪。

圖中三位侍女依高矮排列。前二女頭梳單刀半翻髻,上穿袒胸白色短襦,下繫紅色條紋長裙,腳穿尖頭履。最後那位頭戴幞頭,身著紅色圓領袍衫,下穿紅色條紋緊口褲,腳穿線鞋。雙臂抱一方盒於胸前,回首顧盼,似乎正被側後方的什麼事情吸引著注意力。

李鳳為唐高祖李淵第十五子,上元元年(674年)薨,享年52歲,與妻劉氏合葬,陪葬高祖獻陵。

唐代女性髮髻紛繁,最有代表的就是前面兩位侍女所梳的單刀半翻髻。這種髮髻是將頭發由下而上梳挽,至頂部時突然翻轉。半翻髻因其形態高峨險峻,成為唐代女性最為喜愛的髮髻之一,因而也是唐代使用得最久也最為普遍的髮髻之一。另外,從圖中前兩位侍女所著的袒領襦衫,以及後一位侍女所著的男裝,也可一窺唐代早期的質樸簡約風尚正向盛唐的豔麗華美而發展的絲許端倪。

仕女圖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
原高89厘米,寬81 厘米
1959年陝西省長安縣韋曲韋泂墓後室西壁南側揭取

仕女頭梳高髻,肩披寬長的帔帛,是貴族女性「豐姿綽約」的典型形象,也顯示出至公元八世紀初,仕女形象已經由窈窕向豐腴變化。

韋泂(677-692年),唐中宗韋後之弟,卒於武周如意元年,追贈為淮陽王。

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襦裙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的傳統裝束,是典型的“上衣下賞”衣制。唐代的襦指的是一種衣身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唐代女子穿著襦時,將其束入裙中,不同於與其他朝代。初唐時期的襦較為保守,多採用交領和直領,盛唐時由於交流廣泛,思想開放,襦流行起袒領。

仕女頭梳高髻,肩披寬長的帔帛,是貴族女性「豐姿綽約」的典型形象,也顯示出至公元八世紀初,仕女形象已經由窈窕向豐腴變化。

韋泂(677-692年),唐中宗韋後之弟,卒於武周如意元年,追贈為淮陽王。

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襦裙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的傳統裝束,是典型的“上衣下賞”衣制。唐代的襦指的是一種衣身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唐代女子穿著襦時,將其束入裙中,不同於與其他朝代。初唐時期的襦較為保守,多採用交領和直領,盛唐時由於交流廣泛,思想開放,襦流行起袒領。

步行儀仗圖

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
原高174厘米,寬216厘米
陝西省三原縣李壽墓第二過洞東壁揭取

李壽(557-630年),字神通,高祖李淵從弟,右翊衛大將軍,封永康王,後來改封淮安郡王(從一品),貞觀四年去世,贈司空(正一品),諡號靖,次年以「特加常等」的禮儀葬於永康陵(太祖李虎陵)附近。

侍衛長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93厘米,寬69厘米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侍衛長頭戴幞頭,身穿青色翻領窄袖胡服,腰間系黑色革帶,右側配戴鞶囊,足登黑靴,雙手拄儀刀於地上。其身材魁梧高大,圓臉短須,劍眉星目,直鼻方口,氣宇軒昂,一副標準的關西大漢形象。畫師對人物的刻畫採用了類似肖像畫的表現手法,在唐墓壁畫的人物畫中較有代表性。

這幅畫繪製於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其身後還繪有儀衛9人,與其稍有距離,從身著的青色長袍來看,應是八、九品級別的武官,所以推測此人應為侍衛長。

侍衛長頭戴幞頭,身穿青色翻領窄袖胡服,腰間系黑色革帶,右側配戴鞶囊,足登黑靴,雙手拄儀刀於地上。其身材魁梧高大,圓臉短須,劍眉星目,直鼻方口,氣宇軒昂,一副標準的關西大漢形象。畫師對人物的刻畫採用了類似肖像畫的表現手法,在唐墓壁畫的人物畫中較有代表性。

這幅畫繪製於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其身後還繪有儀衛9人,與其稍有距離,從身著的青色長袍來看,應是八、九品級別的武官,所以推測此人應為侍衛長。

儀衛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222厘米,寬277.5厘米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站在侍衛長之後的9名儀衛,分為三組,每組三人,呈三角形排列。三組中的第一人,均手執旗幟。儀衛們皆著圓領黃色長袍,頭裹幞頭,上系紅色抹額,身穿圓領白袍,腰繫黑帶,有的腰帶上還繫有鞶囊,弓囊和長劍。

《新唐書•儀衛志》記載,唐代儀衛武士按一品鹵簿有青衣十人。畫面中的10人儀衛隊以及裝束與文獻記載一致,符合李賢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時一品王禮的埋葬規格。

帷帽是唐代流行的一種帽飾,在帽檐上加綴一圈長及頸部的紗網來遮住面部。該騎馬女俑頭戴黑色帷帽,下垂絲網薄絹,既遮陽擋塵又不妨礙視線。上身內穿緊袖長衫,外穿圓領半臂,下著長裙,足穿尖頭靴,一手持韁,一手下垂,坐於馬上,體態端莊,怡然自得。

彩繪騎馬戴帷帽仕女俑
高46厘米
唐太宗貞觀七年(633年)
出土於唐高昌後期張雄夫婦合葬墓(阿斯塔那墓群206號墓)

陶俑身著胡服男裝,身穿圓領窄袖長袍,袍子胸前、後背、雙肩及雙腿的部位,各裝飾一朵圓形大蓮花,腰鼓通體紅色。最為亮眼之處是其頭上頂著一件色彩明豔的孔雀冠,孔雀羽毛呈天藍、淺綠、紅、黑等色,頸下絨毛為白色,尾羽飄然垂下,蓋住女子的肩膀和一部分背部,將孔雀羽毛用在服飾上,是身份尊貴的象徵,孔雀形態做頭冠裝飾,在迄今出土的陶俑文物中,堪稱獨一無二。

戴孔雀冠的騎馬伎樂女俑
高37.5厘米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
出土於唐金鄉縣主與其丈夫蜀州司法參軍于隱的合葬墓

襦裙是唐代女性的普遍穿著,上為短襦,下著長裙。襦的領口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穿著時通常搭配半臂和披帛。隋至初唐時期,女性一般上身著窄袖短襦,下繫高腰緊身長裙;盛堂以後,女子衫裙日趨寬大;中晚唐時,流行寬袖對襟衫,袖寬能達四尺以上。

唐代女性襦裙演變

唐代女子化妝順序

唐代女子畫眉樣式的演變

各式花鈿

歷代女子點唇樣式

根據《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幞頭定型於初唐馬周向李世民所建議:「裹頭者,左右各三襵,以象三才,重繫前腳,以象二儀」,詔從之。

唐代幞頭,也稱巾子,是男子最為常見的頭部裝飾。據史料記載,唐代幞頭樣式隨時隨地變化,難拘一格。開元、天寶前,幞頭上部突起處多比較前傾,顯得自然鬆散。雖有「桐木作胎」記載,軟裹還是占多數;而出自宮廷的長腳羅幞頭,式樣雖不止一種,大體還是相周。也有些出於個人愛好而自創的幞頭樣式曾流行一時。

幞頭戴法

幞頭種類

唐代幞頭

唐代官僚服制等級表

一品 金玉帶十三銙 三梁冠 金魚袋 象笏
兩品 金玉帶十三銙 三梁冠 金魚袋 象笏
三品 金玉帶十三銙 三梁冠 金魚袋 象笏
四品 深緋 金帶十一銙 二梁冠 銀魚袋 象笏
五品 淺緋 金帶十銙 二梁冠 銀魚袋 象笏
六品 深綠 銀帶九銙 一梁冠 竹木笏
七品 淺綠 銀帶九銙 一梁冠 竹木笏
八品 深青 鍮石帶八銙 一梁冠 竹木笏
九品 淺青 鍮石帶八銙 一梁冠 竹木笏
庶人 黃白 銅鐵帶七銙

彩繪釉陶貼金文吏俑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高69厘米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馬寨村西南鄭仁泰墓出土

彩繪釉陶貼金武將俑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高69厘米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馬寨村西南鄭仁泰墓出土

最能體現唐代風格的男裝是幞頭加圓領袍,腳上穿黑色皂靴。這是從皇帝到一般百姓都使用的裝束,但在面料、顏色、紋樣和配飾上有等級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