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

第三单元

唐代政治稳定、社会开放、经济富裕,人们闲暇之余,发展出动静皆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这一时期的不论是歌曲、舞蹈和演奏乐器都深受西域乐舞的影响,既有完整保留原有民族风格的直接引进,也有在西域乐舞基础上的融合创新。当然,唐人也喜好集尚武、娱乐于一体的狩猎与马球运动。寄情于山水之间,挥洒汗水于马背之上,欢歌笑语在大唐的天空中久久回荡。

调鸟仕女图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
原高177厘米,宽79厘米
陕西省富平县李邕墓过洞天井东壁出土

右侧少女一头秀发蓬松上拢,在额顶梳成低髻搭垂于前额上,时称倭堕髻。面庞丰满,略施淡妆,分稍眉,丹凤眼,红樱唇,神情专注。左臂曲于胸前,纤手露出袖外,兰花指向右轻点;右臂前曲上抬,掌心立小雀一只,雀墨首,红喙,尖嘴上仰,与女子面目相对,腹部毛色雪白,身上翎羽黑白相杂,长尾搭于女子指缝间,娇小伶珑、十分可爱。

左侧少女背向而立,侧面朝右与身旁持雀女子相对,一双妙目凝神注视同伴掌中小雀,两片红唇撮起,似吹哨调逗鸟儿,乌黑长发蓬松上梳,并于顶前挽成低矮发髻自然搭垂于额上,粉面上仰,下颔尖俏,五官十分清秀。

右侧少女一头秀发蓬松上拢,在额顶梳成低髻搭垂于前额上,时称倭堕髻。面庞丰满,略施淡妆,分稍眉,丹凤眼,红樱唇,神情专注。左臂曲于胸前,纤手露出袖外,兰花指向右轻点;右臂前曲上抬,掌心立小雀一只,雀墨首,红喙,尖嘴上仰,与女子面目相对,腹部毛色雪白,身上翎羽黑白相杂,长尾搭于女子指缝间,娇小伶珑、十分可爱。

左侧少女背向而立,侧面朝右与身旁持雀女子相对,一双妙目凝神注视同伴掌中小雀,两片红唇撮起,似吹哨调逗鸟儿,乌黑长发蓬松上梳,并于顶前挽成低矮发髻自然搭垂于额上,粉面上仰,下颔尖俏,五官十分清秀。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一

盛唐
原高160厘米,宽360厘米(全幅尺寸)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此图总计六副,为六合屏风图,屏条之间用宽约10厘米的红框相隔。由于面积较大,揭取时将其按屏条分割成了六块。

每幅图的主人都是一位装束、形象相同的仕女。在柳绿草青的明媚春光中,仕女在男女侍从的陪伴下,或漫步,或弹琵琶,或小憩,或赏花,或抚琴。每条屏风中都以一棵柳树作主要背景,周围衬托以山石、花草、飞禽等。

屏风作为实用与装饰功能皆有的家具,早在先秦就已出现。屏风出现在墓葬壁画中,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是在汉代。唐墓壁画中,屏风是较多见的题材,陕西西安、山西太原、新疆吐鲁番唐墓均有发现。屏风从式样上看,有单幅立屏,三扇、五扇、六扇、十二扇连屏,以六扇连屏为多见。内容有树下高士、树下仕女、侍女、乐舞、花鸟、山水、云鹤等。一般绘制在墓室西壁。唐人受“事死如生”观念的影响,竭力按照生前居住的寝室布置墓室。屏风在墓室壁画中的大量出现,表明屏风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此图总计六副,为六合屏风图,屏条之间用宽约10厘米的红框相隔。由于面积较大,揭取时将其按屏条分割成了六块。

每幅图的主人都是一位装束、形象相同的仕女。在柳绿草青的明媚春光中,仕女在男女侍从的陪伴下,或漫步,或弹琵琶,或小憩,或赏花,或抚琴。每条屏风中都以一棵柳树作主要背景,周围衬托以山石、花草、飞禽等。

屏风作为实用与装饰功能皆有的家具,早在先秦就已出现。屏风出现在墓葬壁画中,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是在汉代。唐墓壁画中,屏风是较多见的题材,陕西西安、山西太原、新疆吐鲁番唐墓均有发现。屏风从式样上看,有单幅立屏,三扇、五扇、六扇、十二扇连屏,以六扇连屏为多见。内容有树下高士、树下仕女、侍女、乐舞、花鸟、山水、云鹤等。一般绘制在墓室西壁。唐人受“事死如生”观念的影响,竭力按照生前居住的寝室布置墓室。屏风在墓室壁画中的大量出现,表明屏风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二

盛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三

盛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四

盛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五

唐代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树下侍女郊游图之六

唐代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乐舞图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原高227厘米,宽392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庄村韩国休墓墓室东壁揭取

图中共绘十六人,左边站一男一女,女伎形象损毁,男伎头戴候幞头,穿黄色圆领袍服,腰束革带,左手拿一条状物,类似今日的指挥棒,右手扬起,应是乐队的指挥;其后四女坐于方毯之上,一人使用箜篌,一人吹笙,一人手握拍板,一人正在抚琴;中间一男一女分立于圆毯上起舞,其中女伎头梳倭堕髻,身穿袒胸长裙作旋转状,男伎头戴黄色抹额,身穿圆领袍衫,腰束革带,右脚抬起,亦作旋转状;右边七人似乎全为胡人,其中五人跪于方毯之上,正在演奏箜篌、琵琶、排箫、铙、筚篥;方毯旁有两人,一人单腿跪地伸出食指向前,一人站立在旁,前放一筝;整个乐舞置于山水环境中,气氛和谐热烈,是唐墓壁画乐舞图中难得的精品。 根据文献资料和乐舞场景分析,舞应是唐代著名的男女双人胡旋舞或华化了的胡旋舞,乐则有可能是「胡部新声」或《龟兹乐》。

《胡旋舞》以独舞、双人舞为常见,也有三四人舞的。舞蹈者多为女子,无论是名媛淑女还是小家碧玉,都乐此不疲,后来男子也都加人了学跳胡旋舞的行列之中。正如白居易《胡旋舞》描述的:「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驯豹图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原高201厘米,宽363厘米
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第一过洞东壁揭取

图中共四人,从右往左起第一人,身着圆领长袍,腰系鞶囊。方脸蓄须,侧身向前,微含胸,右手执挝并扛于肩上,左手牵豹。豹匿其身后,身体前半部残损较多,长尾,作前行状。

第二人,身着圆领长袍,领口敞开外翻,正面向着墓道。眼睛斜瞅一边,大须髯,似为胡人。耸肩含胸,双臂抬举,牵一猞猁。猞猁驻足立其身后,颈戴项圈,尖耳耸起,双目有神,似在倾听搜索,短尾,身体较肥硕。

第三人,身着圆领长袍,腰系鞶囊,黑色掳挂于腰带上,腰带一侧可见三个带铃。侧身向前,高鼻,长髯,为一胡人。双臂抬举,左手牵豹。豹躬身探头,双目警觉前视。

第四人,身着圆领长袍,领口敞开外翻,腰系鞶囊,右手执挝并扛于肩上。方脸无须,较为年轻。左手牵猞猁,回首张望,较为悠闲。猞猁小头,短尾,身肥,颈戴项圈,作探头前行状。

画面两端以及男侍之间,分别绘一棵树作为装饰,并起间隔作用。树的大小形状皆若盆景,多枝杈,树叶点染红、绿色,颇具观赏性。

图中有四名侍从,其中两人手持、一人插于腰间的圆首棍状器应名「檛」,它是一种驯马器具,唐代也用于驯豹和打猎。

豹在古代是武士和尚武贵族的象征。唐人认为豹具有驱邪镇魔的法力,故多用豹作装饰,如豹枕、豹韬。据《唐会要》、《册府元龟》记载,康国、安国、史国、波斯、大食多有进贡猎豹。

在唐代,豹和鹰、鹞、鹚、狗同为用于狩猎的动物。图中猎豹颈部套有项圈,项圈一端的绳索掌握在牵豹者手中,表明猎豹已被驯养。牵豹者深目、长髯,当是服役宫廷专门驯养动物的胡人。

架鹞戏犬图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原高169厘米,宽133厘米
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第二过洞西壁北侧揭取

图中两人,一人左臂架鹞,正在驯鹞,同时回首,似正吆喝身后的猎狗。狗为棕黄色,长腿细腰,脖子上系有项圈,左前爪已经抓到驯鹞者的身上,正抬头与回望的驯鹞者呼应。后面跟随一名身着绿衣的侍者。图中的犬可能就是唐人称作波斯犬的动物。它身材高大,迅猛残忍,是捕猎——尤其是捕捉狐狸的好手。至今关中地区仍然可以见到这种形状的犬,俗称细狗。

图中两人,一人左臂架鹞,正在驯鹞,同时回首,似正吆喝身后的猎狗。狗为棕黄色,长腿细腰,脖子上系有项圈,左前爪已经抓到驯鹞者的身上,正抬头与回望的驯鹞者呼应。后面跟随一名身着绿衣的侍者。图中的犬可能就是唐人称作波斯犬的动物。它身材高大,迅猛残忍,是捕猎——尤其是捕捉狐狸的好手。至今关中地区仍然可以见到这种形状的犬,俗称细狗。

狩猎出行图之一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
原高209厘米,通长890厘米(全幅尺寸)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这幅〈狩猎出行图〉长8.9米、高1~2米,绘制于章怀太子墓的墓道的东壁,由于篇幅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4块。

画面是由46个骑马人物和骆驼、鹰犬组成一支阵容庞大的狩猎队伍。队伍前面有四匹白马为先导,其余都在旗手之后,前呼后拥;中间一组人马分六排,第一排一位身着青衣、体态雍容、神情自若的骑高头白马人物,可能是此出行队伍中的主人。在他背后并列三骑,其中一穿白色袍服的长者正回首眺望,似在瞭望后队人马是否跟上,形成前后画面的呼应。那些随从轻松而欢快,有的举手扬鞭,有的笑语喧哗。狩猎队伍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几笔勾勒出的树木山石,使画面深幽空灵。画面人物有的臂上架以猎鹰,有的马上带着猎豹、猞猁,或持旗,或挥鞭,携弓带箭,疾驰飞奔前行;后面的猎骑则不甘落后,奋力赶上;画面最后用苍劲的枯笔绘就出五棵挺拔苍劲的大树,衬托出林荫山道古木森森,与殿后的两匹辎重骆驼,形成有藏有露的关系。

画中描绘山间野外声势浩大的狩猎出行场面,布局上虚实相间、疏密有致。中间密集的人马队伍,透过马匹颜色、人物服色的变化,造成了有节奏的动感,人物之间也透过头向、动作、表情的不同,使彼此之间产生了呼应。观之,仿佛马蹄得得,旌旗猎猎,人物纵马扬鞭,喧闹着从寂静的山林中穿过的声势如在眼前。这幅壁画形象地再现了唐代皇室贵族外出狩猎的组合、阵式、配备,印证了初唐、盛唐上流社会喜好狩猎、臂鹰抱犬的时尚。

狩猎出行图之二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图中人马共有六排,束腰佩剑,驾鹰抱犬。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穿紫袍、体态雍容的男子。他的坐骑为一匹披鬃垂尾的白马,与其他人所乘的马匹均剪鬃扎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匹白马同侧前后蹄同时离地或着地,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左右摆动,与其他马呈现出不同的步伐。其余五排骑马者或穿翻领胡服,或穿圆领袍衫,黑色的幞头上系有红色抹额,有的随身携带胡禄、豹韔,还有的驾鹰携犬。

狩猎出行图之三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图中绘制了12名骑手,他们疾驰飞奔,紧跟前方的队伍,有的扬旗挥鞭,有的笑语喧哗。后面的猎骑则不甘落后,接踵而至,其中一位身穿白色袍服的骑手正回首眺望,扬手向前,似乎正在吆喝后队的人马快点跟上。马上魁梧健壮的骑手,头带幞头,身着黄、白等色的翻领胡服或圆领袍衫,腰佩横刀弓箭,人马疾驰而过。

图中绘制了12名骑手,他们疾驰飞奔,紧跟前方的队伍,有的扬旗挥鞭,有的笑语喧哗。后面的猎骑则不甘落后,接踵而至,其中一位身穿白色袍服的骑手正回首眺望,扬手向前,似乎正在吆喝后队的人马快点跟上。马上魁梧健壮的骑手,头带幞头,身着黄、白等色的翻领胡服或圆领袍衫,腰佩横刀弓箭,人马疾驰而过。

狩猎出行图之四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此图有五棵挺拔苍劲的大树,负重的骆驼和数匹轻骑作后垫,奔驰在古木森森的林荫山道上,这是狩猎出行队伍最后的驮运队。两匹骆驼背驮炊器和柴草,随着队伍飞弛在林中。

此图有五棵挺拔苍劲的大树,负重的骆驼和数匹轻骑作后垫,奔驰在古木森森的林荫山道上,这是狩猎出行队伍最后的驮运队。两匹骆驼背驮炊器和柴草,随着队伍飞弛在林中。

马球图之一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原高225厘米,通长820厘米(全幅尺寸)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长约9米的〈马球图〉,因画面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5块。图中二十多名骑马者有手持鞠杖激烈击球者,有驭马快骑奔向赛场者,亦有数十名骑手尾随其后,等候上场,最后绘有五棵古树点缀旷野。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头戴黑色幞头,脚穿黑皮靴。

这组壁画的重点是画面中部五个手持偃月形球仗的骑者,驱马抢球的瞬间。最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作拼抢之态,其后数十骑人马拥簇着或行或止。行者骑枣红马,有的山间奔行,有的驰骋腾空;止者着淡绿色、红翻领,屏息凝神,未持球仗。

图中未见球门,而是处于以青山古树为背景的山间旷地,由此分析不是正规的比赛,可能是出行途中或打猎之余、闲暇之际几人随意组合的练习。

打马球 (polo),兴起于唐代初期,唐代文献称作击球。关于马球传播的线路,有传自西域、波斯、西藏等几种观点。一般认为马球源自波斯,后经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当时在皇帝的倡导下,马球运动很快得以盛行,历经宋、金、元、明,在明末清初逐渐退出中国的竞技舞台。

长约9米的〈马球图〉,因画面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5块。图中二十多名骑马者有手持鞠杖激烈击球者,有驭马快骑奔向赛场者,亦有数十名骑手尾随其后,等候上场,最后绘有五棵古树点缀旷野。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头戴黑色幞头,脚穿黑皮靴。

这组壁画的重点是画面中部五个手持偃月形球仗的骑者,驱马抢球的瞬间。最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作拼抢之态,其后数十骑人马拥簇着或行或止。行者骑枣红马,有的山间奔行,有的驰骋腾空;止者着淡绿色、红翻领,屏息凝神,未持球仗。

图中未见球门,而是处于以青山古树为背景的山间旷地,由此分析不是正规的比赛,可能是出行途中或打猎之余、闲暇之际几人随意组合的练习。

打马球 (polo),兴起于唐代初期,唐代文献称作击球。关于马球传播的线路,有传自西域、波斯、西藏等几种观点。一般认为马球源自波斯,后经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当时在皇帝的倡导下,马球运动很快得以盛行,历经宋、金、元、明,在明末清初逐渐退出中国的竞技舞台。

马球图之二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马球图之三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马球图之四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马球图之五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