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美化生活的使者,是人们最直接、最普通的自我表现;它不但衬托着人们的健康姿容,更是社会新风尚产生的象征。 在唐代,服饰特色鲜明,质地、款式、色彩、图案等丰富多样。 男子的服装倜傥风仪、华而不缛,严格遵循服色、配饰的等级制度,体现礼仪尊卑;女子服饰则从“小头鞋履窄衣裳”到“时世宽装束”,更以着男装与胡服为时尚。 独特的时代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塑造出别具一格的青春样貌。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77厘米,宽198厘米
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铺揭取
图中共绘制九人,均穿长裙,上罩半臂或半袖上衣,披帛结缓,脚穿昂头重台履子。 唐诗所咏“金薄重台履”,指的应当是这种式样,在履头上翻部分加饰金花。 所有宫女均无耳环、手镯及金翠首饰,反映唐代前期宫廷妇女装束还比较素朴。 为首者梳高髻,手未执物,应为这组宫女的领班。 其余手中各有掌持,分别执盘、盒、烛台、团扇、高脚杯、拂尘、如意等物随后而行。 行进间宫女们有的左顾右盼,有的窃窃私语,将少女们活泼、好动的神态表现得一览无遗。
永泰公主李仙蕙(684—701年),唐中宗第七女,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去世时年仅十七岁。 中宗复位后,将其追赠为公主,并给予「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陪葬乾陵。 是目前发掘最早、规模最大、墓葬级别最高的一座唐代女性墓葬,也是唐朝290年历史中唯一一座「号墓为陵」的公主墓。
这幅画面,画师用流畅柔软的笔触,描绘出九位唐代宫廷女性的形象。 她们不仅仪态端庄、身姿优美,更是从服饰,到发型都各有特色。 唐代女性流行的翻领胡服、男装以及高髻、螺髻、回鹘髻等都在图中可见。
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
原高177厘米,宽75厘米
陕西省富平县节慜太子墓第二过洞东壁揭取
图中三位侍女,前两人裙装,后三人袍服。 从右往左,第一人是此墓中保存最好的人物。 梳高髻,发髻上插各种花形的金钿,有几何形、团花形等,并绕以白色的银珠络。 人物黛眉浓扫,凤眼丹唇,神态从容矜持,上着鹅黄窄袖衫,浅绛底墨点花帔帛,下系大红长裙,裙裾微飘,覆于如意云头高履上。 双手拥帔帛于腹前。
第二人阔眉细眼,丰唇秀鼻,圆胖的脸庞微微仰起,抱臂于胸前,身体微微斜倚于一边,身材略胖。 梳高髻,髻上簪凤鸟形、团菊形、折枝花形等的金花钿五朵,并网绕银珠络。 上着鹅黄底墨花窄袖衫,青灰色帔帛,下系赭红长裙,高头履仅露履尖。 衣色较第一位沉郁。
第三人袍服装束。 带黑色幞头,前两带于头顶系成小结,后两带垂于肩头。 幞头覆额部分显出其上缀绣的梅花,人物的发髻也透过头巾隐隐可见。 人物面庞略方,阔眉凤眼,丹唇秀鼻,上翘的嘴角微含笑意。 黄色圆领长袍,绿色黑条纹裤,绛红色尖头线鞋。 腰束黑色革带,从腰带上的白色环中垂下约10条短蹀蹐带。
帔帛又名“帔”“帔子”,唐代的帔像一条长围巾。 帔帛是受西域文化影响,从西域民族和国外服饰中演变过来的。 中国早期的“帔”形同披肩,《释名》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与今日的披肩、披风相类似。 制作帔的面料因季节不同而丰富多样,轻薄的帔多用罗、绢等丝物制作,厚重的帔则用绫、锦等,富豪之家则崇尚以珍贵毛皮制帔。 入隋以后,帔帛的使用日益广泛,受到佛教飞天造型的影响,唐代的帔形制更为窄长,往往可以长达2米,材质更为轻盈,多以丝帛为主,与早期的“帔”由实用衣饰转化而来不同,唐代帔帛更体现装饰性。 蹀蹐是隋唐常见的一种功能型腰带。
唐高宗鹹亨四年(673年)
原高142厘米,宽77厘米
陕西省富平县房陵大长公主墓前甬道西壁揭取
唐代多元的文化背景、富庶的经济环境、开明的文化政策为唐代女性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活空间,使奢靡的物质追逐在当时成为可能。 女性能够经常参加骑马出行、狩猎、打马球、拔河等竞技娱乐活动,为了适应这些比较剧烈的活动,女着男装以及胡服成为了流行时尚。
幞头袍衫是隋唐时期男子在一般场合最主要的服饰,同时也深受唐代女性的喜爱。 从出土的众多唐代头裹幞头的女性形象中可一窥唐代女性标新立异、大胆追求的潇洒风姿。 而侍女所着的胡服也是唐代女性喜欢的装扮,在贞观至开元年间成为流行风尚。
唐代多元的文化背景、富庶的经济环境、开明的文化政策为唐代女性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活空间,使奢靡的物质追逐在当时成为可能。 女性能够经常参加骑马出行、狩猎、打马球、拔河等竞技娱乐活动,为了适应这些比较剧烈的活动,女着男装以及胡服成为了流行时尚。
幞头袍衫是隋唐时期男子在一般场合最主要的服饰,同时也深受唐代女性的喜爱。 从出土的众多唐代头裹幞头的女性形象中可一窥唐代女性标新立异、大胆追求的潇洒风姿。 而侍女所着的胡服也是唐代女性喜欢的装扮,在贞观至开元年间成为流行风尚。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75厘米,宽180厘米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前室西壁南铺揭取
图中有三名侍女,前面一位站立于树下,双手叠压着半臂于腹前,神情沉着、恬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中间的侍女头梳丫髻,丰颊滋润,直鼻小口,眉目有神。 上穿黄色窄袖圆领袍衫的男装,腰系黑带,带下悬挂鞶囊,下穿黄色裤子,足蹬尖头软鞋,左手微举,右手拂袖,正蹑手蹑脚、全神贯注地试图捕捉一只停落在树干上的鸣蝉。
后面的女子头梳小圆髻,丰颊阔眉,朱砂点唇;内穿窄袖短襦,上罩唐代妇女流行的半袖衫,外披红色长巾;下穿绿色曳地长裙,足蹬云头如意履;左手托披帛,右手握着一枚长簪搔头,正神情专注地昂首观望天空中展翅飞翔的小鸟。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子,史料记载「容止端雅,高宗深所叹赏」。 生前曾被立为太子。 文明元年(684年)二月去世,葬于四川巴州。 武则天时封为雍王,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七月由巴州迁至乾陵陪葬。 睿宗景云二年十月(711年)又被追谥为章怀太子,并与清河房氏合葬。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
原高177厘米,宽132厘米
陕西省富平县吕村李凤墓揭取
图中三位侍女依高矮排列。 前二女头梳单刀半翻髻,上穿袒胸白色短襦,下系红色条纹长裙,脚穿尖头履。 最后那位头戴幞头,身着红色圆领袍衫,下穿红色条纹紧口裤,脚穿线鞋。 双臂抱一方盒于胸前,回首顾盼,似乎正被侧后方的什么事情吸引着注意力。
李凤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五子,上元元年(674年)荐,享年52岁,与妻刘氏合葬,陪葬高祖献陵。
唐代女性发髻纷繁,最有代表的就是前面两位侍女所梳的单刀半翻髻。 这种发髻是将头发由下而上梳挽,至顶部时突然翻转。 半翻髻因其形态高峨险峻,成为唐代女性最为喜爱的发髻之一,因而也是唐代使用得最久也最为普遍的发髻之一。 另外,从图中前两位侍女所着的袒领襦衫,以及后一位侍女所着的男装,也可一窥唐代早期的质朴简约风尚正向盛唐的艳丽华美而发展的丝许端倪。
图中三位侍女依高矮排列。 前二女头梳单刀半翻髻,上穿袒胸白色短襦,下系红色条纹长裙,脚穿尖头履。 最后那位头戴幞头,身着红色圆领袍衫,下穿红色条纹紧口裤,脚穿线鞋。 双臂抱一方盒于胸前,回首顾盼,似乎正被侧后方的什么事情吸引着注意力。
李凤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五子,上元元年(674年)荐,享年52岁,与妻刘氏合葬,陪葬高祖献陵。
唐代女性发髻纷繁,最有代表的就是前面两位侍女所梳的单刀半翻髻。 这种发髻是将头发由下而上梳挽,至顶部时突然翻转。 半翻髻因其形态高峨险峻,成为唐代女性最为喜爱的发髻之一,因而也是唐代使用得最久也最为普遍的发髻之一。 另外,从图中前两位侍女所着的袒领襦衫,以及后一位侍女所着的男装,也可一窥唐代早期的质朴简约风尚正向盛唐的艳丽华美而发展的丝许端倪。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
原高89厘米,宽81 厘米
1959年陕西省长安县韦曲韦泂墓后室西壁南侧揭取
仕女头梳高髻,肩披宽长的帔帛,是贵族女性「丰姿绰约」的典型形象,也显示出至公元八世纪初,仕女形象已经由窈窕向丰腴变化。
韦泂(677-692年),唐中宗韦后之弟,卒于武周如意元年,追赠为淮阳王。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 襦裙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的传统装束,是典型的“上衣下赏”衣制。 唐代的襦指的是一种衣身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 唐代女子穿着襦时,将其束入裙中,不同于与其他朝代。 初唐时期的襦较为保守,多采用交领和直领,盛唐时由于交流广泛,思想开放,襦流行起袒领。
仕女头梳高髻,肩披宽长的帔帛,是贵族女性「丰姿绰约」的典型形象,也显示出至公元八世纪初,仕女形象已经由窈窕向丰腴变化。
韦泂(677-692年),唐中宗韦后之弟,卒于武周如意元年,追赠为淮阳王。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 襦裙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的传统装束,是典型的“上衣下赏”衣制。 唐代的襦指的是一种衣身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 唐代女子穿着襦时,将其束入裙中,不同于与其他朝代。 初唐时期的襦较为保守,多采用交领和直领,盛唐时由于交流广泛,思想开放,襦流行起袒领。
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
原高174厘米,宽216厘米
陕西省三原县李寿墓第二过洞东壁揭取
李寿(557-630年),字神通,高祖李渊从弟,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后来改封淮安郡王(从一品),贞观四年去世,赠司空(正一品),谥号靖,次年以「特加常等」的礼仪葬于永康陵(太祖李虎陵)附近。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93厘米,宽69厘米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侍卫长头戴幞头,身穿青色翻领窄袖胡服,腰间系黑色革带,右侧配戴鞶囊,足登黑靴,双手拄仪刀于地上。 其身材魁梧高大,圆脸短须,剑眉星目,直鼻方口,气宇轩昂,一副标准的关西大汉形象。 画师对人物的刻画采用了类似肖像画的表现手法,在唐墓壁画的人物画中较有代表性。
这幅画绘制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其身后还绘有仪卫9人,与其稍有距离,从身着的青色长袍来看,应是八、九品级别的武官,所以推测此人应为侍卫长。
侍卫长头戴幞头,身穿青色翻领窄袖胡服,腰间系黑色革带,右侧配戴鞶囊,足登黑靴,双手拄仪刀于地上。 其身材魁梧高大,圆脸短须,剑眉星目,直鼻方口,气宇轩昂,一副标准的关西大汉形象。 画师对人物的刻画采用了类似肖像画的表现手法,在唐墓壁画的人物画中较有代表性。
这幅画绘制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其身后还绘有仪卫9人,与其稍有距离,从身着的青色长袍来看,应是八、九品级别的武官,所以推测此人应为侍卫长。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222厘米,宽277.5厘米
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揭取
站在侍卫长之后的9名仪卫,分为三组,每组三人,呈三角形排列。 三组中的第一人,均手执旗帜。 仪卫们皆着圆领黄色长袍,头裹幞头,上系红色抹额,身穿圆领白袍,腰系黑带,有的腰带上还系有鞶囊,弓囊和长剑。
《新唐书·仪卫志》记载,唐代仪卫武士按一品卤簿有青衣十人。 画面中的10人仪卫队以及装束与文献记载一致,符合李贤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时一品王礼的埋葬规格。
帷帽是唐代流行的一种帽饰,在帽檐上加缀一圈长及颈部的纱网来遮住面部。 该骑马女俑头戴黑色帷帽,下垂丝网薄绢,既遮阳挡尘又不妨碍视线。 上身内穿紧袖长衫,外穿圆领半臂,下着长裙,足穿尖头靴,一手持缰,一手下垂,坐于马上,体态端庄,怡然自得。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高46厘米
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
出土于唐高昌后期张雄夫妇合葬墓(阿斯塔那墓群206号墓)
陶俑身着胡服男装,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袍子胸前、后背、双肩及双腿的部位,各装饰一朵圆形大莲花,腰鼓通体红色。 最为亮眼之处是其头上顶着一件色彩明艳的孔雀冠,孔雀羽毛呈天蓝、浅绿、红、黑等色,颈下绒毛为白色,尾羽飘然垂下,盖住女子的肩膀和一部分背部,将孔雀羽毛用在服饰上,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孔雀形态做头冠装饰,在迄今出土的陶俑文物中,堪称独一无二。
戴孔雀冠的骑马伎乐女俑
高37.5厘米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
出土于唐金乡县主与其丈夫蜀州司法参军于隐的合葬墓
襦裙是唐代女性的普遍穿着,上为短襦,下着长裙。 襦的领口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穿着时通常搭配半臂和披帛。 隋至初唐时期,女性一般上身着窄袖短襦,下系高腰紧身长裙;盛堂以后,女子衫裙日趋宽大;中晚唐时,流行宽袖对襟衫,袖宽能达四尺以上。
根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幞头定型于初唐马周向李世民所建议:「裹头者,左右各三襵,以象三才,重系前脚,以象二仪」,诏从之。
唐代幞头,也称巾子,是男子最为常见的头部装饰。 据史料记载,唐代幞头样式随时随地变化,难拘一格。 开元、天宝前,幞头上部突起处多比较前倾,显得自然松散。 虽有「桐木作胎」记载,软裹还是占多数;而出自宫廷的长脚罗幞头,式样虽不止一种,大体还是相周。 也有些出于个人爱好而自创的帜头样式曾流行一时。
一品 | 紫 | 金玉带十三銙 | 三梁冠 | 金鱼袋 | 象笏 |
两品 | 紫 | 金玉带十三銙 | 三梁冠 | 金鱼袋 | 象笏 |
三品 | 紫 | 金玉带十三銙 | 三梁冠 | 金鱼袋 | 象笏 |
四品 | 深绯 | 金带十一銙 | 二梁冠 | 银鱼袋 | 象笏 |
五品 | 浅绯 | 金带十銙 | 二梁冠 | 银鱼袋 | 象笏 |
六品 | 深绿 | 银带九銙 | 一梁冠 | 竹木笏 | |
七品 | 浅绿 | 银带九銙 | 一梁冠 | 竹木笏 | |
八品 | 深青 | 鍮石带八銙 | 一梁冠 | 竹木笏 | |
九品 | 浅青 | 鍮石带八銙 | 一梁冠 | 竹木笏 | |
庶人 | 黄白 | 铜铁带七銙 |
彩绘釉陶贴金文吏俑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高69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马寨村西南郑仁泰墓出土
彩绘釉陶贴金文吏俑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
高69厘米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马寨村西南郑仁泰墓出土
最能体现唐代风格的男装是幞头加圆领袍,脚上穿黑色皂靴。 这是从皇帝到一般百姓都使用的装束,但在面料、颜色、纹样和配饰上有等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