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歌笑語

第三單元

唐代政治穩定、社會開放、經濟富裕,人們閒暇之餘,發展出動靜皆有、豐富多彩的休閒娛樂活動。這一時期的不論是歌曲、舞蹈和演奏樂器都深受西域樂舞的影響,既有完整保留原有民族風格的直接引進,也有在西域樂舞基礎上的融合創新。當然,唐人也喜好集尚武、娛樂於一體的狩獵與馬球運動。 寄情於山水之間,揮灑汗水於馬背之上,歡歌笑語在大唐的天空中久久回蕩。

調鳥仕女圖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
原高177厘米,寬79厘米
陝西省富平縣李邕墓過洞天井東壁出土

右側少女一頭秀發蓬鬆上攏,在額頂梳成低髻搭垂於前額上,時稱倭墮髻。面龐豐滿,略施淡妝,分稍眉,丹鳳眼,紅櫻唇,神情專注。左臂曲於胸前,纖手露出袖外,蘭花指向右輕點;右臂前曲上抬,掌心立小雀一只,雀墨首,紅喙,尖嘴上仰,與女子面目相對,腹部毛色雪白,身上翎羽黑白相雜,長尾搭於女子指縫間,嬌小伶瓏、十分可愛。

左側少女背向而立,側面朝右與身旁持雀女子相對,一雙妙目凝神注視同伴掌中小雀,兩片紅唇撮起,似吹哨調逗鳥兒,烏黑長髮蓬鬆上梳,並於頂前挽成低矮髮髻自然搭垂於額上,粉面上仰,下頷尖俏,五官十分清秀。

右側少女一頭秀發蓬鬆上攏,在額頂梳成低髻搭垂於前額上,時稱倭墮髻。面龐豐滿,略施淡妝,分稍眉,丹鳳眼,紅櫻唇,神情專注。左臂曲於胸前,纖手露出袖外,蘭花指向右輕點;右臂前曲上抬,掌心立小雀一只,雀墨首,紅喙,尖嘴上仰,與女子面目相對,腹部毛色雪白,身上翎羽黑白相雜,長尾搭於女子指縫間,嬌小伶瓏、十分可愛。

左側少女背向而立,側面朝右與身旁持雀女子相對,一雙妙目凝神注視同伴掌中小雀,兩片紅唇撮起,似吹哨調逗鳥兒,烏黑長髮蓬鬆上梳,並於頂前挽成低矮髮髻自然搭垂於額上,粉面上仰,下頷尖俏,五官十分清秀。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一

盛唐
原高160厘米,寬360厘米(全幅尺寸)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此圖總計六副,為六合屏風圖,屏條之間用寬約10厘米的紅框相隔。由於面積較大,揭取時將其按屏條分割成了六塊。

每幅圖的主人都是一位裝束、形象相同的仕女。在柳綠草青的明媚春光中,仕女在男女侍從的陪伴下,或漫步,或彈琵琶,或小憩,或賞花,或撫琴。每條屏風中都以一棵柳樹作主要背景,周圍襯托以山石、花草、飛禽等。

屏風作為實用與裝飾功能皆有的傢俱,早在先秦就已出現。屏風出現在墓葬壁畫中,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是在漢代。唐墓壁畫中,屏風是較多見的題材,陝西西安、山西太原、新疆吐魯番唐墓均有發現。屏風從式樣上看,有單幅立屏,三扇、五扇、六扇、十二扇連屏,以六扇連屏為多見。內容有樹下高士、樹下仕女、侍女、樂舞、花鳥、山水、雲鶴等。一般繪製在墓室西壁。唐人受“事死如生”觀念的影響,竭力按照生前居住的寢室佈置墓室。屏風在墓室壁畫中的大量出現,表明屏風在現實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此圖總計六副,為六合屏風圖,屏條之間用寬約10厘米的紅框相隔。由於面積較大,揭取時將其按屏條分割成了六塊。

每幅圖的主人都是一位裝束、形象相同的仕女。在柳綠草青的明媚春光中,仕女在男女侍從的陪伴下,或漫步,或彈琵琶,或小憩,或賞花,或撫琴。每條屏風中都以一棵柳樹作主要背景,周圍襯托以山石、花草、飛禽等。

屏風作為實用與裝飾功能皆有的傢俱,早在先秦就已出現。屏風出現在墓葬壁畫中,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是在漢代。唐墓壁畫中,屏風是較多見的題材,陝西西安、山西太原、新疆吐魯番唐墓均有發現。屏風從式樣上看,有單幅立屏,三扇、五扇、六扇、十二扇連屏,以六扇連屏為多見。內容有樹下高士、樹下仕女、侍女、樂舞、花鳥、山水、雲鶴等。一般繪製在墓室西壁。唐人受“事死如生”觀念的影響,竭力按照生前居住的寢室佈置墓室。屏風在墓室壁畫中的大量出現,表明屏風在現實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二

盛唐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三

盛唐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四

盛唐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五

唐代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樹下侍女郊遊圖之六

唐代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唐墓墓室西壁揭取

樂舞圖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原高227厘米,寬392厘米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莊村南韓休墓墓室東壁揭取

圖中共繪十六人,左邊站一男一女,女伎形象損毀,男伎頭戴候幞頭,穿黃色圓領袍服,腰束革帶,左手拿一條狀物,類似今日的指揮棒,右手揚起,應是樂隊的指揮;其後四女坐於方毯之上,一人使用箜篌,一人吹笙,一人手握拍板,一人正在撫琴;中間一男一女分立於圓毯上起舞,其中女伎頭梳倭墮髻,身穿袒胸長裙作旋轉狀,男伎頭戴黃色抹額,身穿圓領袍衫,腰束革帶,右腳抬起,亦作旋轉狀;右邊七人似乎全為胡人,其中五人跪於方毯之上,正在演奏箜篌、琵琶、排簫、鐃、篳篥;方毯旁有兩人,一人單腿跪地伸出食指向前,一人站立在旁,前放一箏;整個樂舞置於山水環境中,氣氛和諧熱烈,是唐墓壁畫樂舞圖中難得的精品。根據文獻資料和樂舞場景分析,舞應是唐代著名的男女雙人胡旋舞或華化了的胡旋舞,樂則有可能是「胡部新聲」或《龜茲樂》。

《胡旋舞》以獨舞、雙人舞為常見,也有三四人舞的。舞蹈者多為女子,無論是名媛淑女還是小家碧玉,都樂此不疲,後來男子也都加人了學跳胡旋舞的行列之中。正如白居易《胡旋舞》描述的:「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馴豹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201厘米,寬363厘米
陝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第一過洞東壁揭取

圖中共四人,從右往左起第一人,身著圓領長袍,腰繫鞶囊。方臉蓄須,側身向前,微含胸,右手執撾並扛於肩上,左手牽豹。豹匿其身後,身體前半部殘損較多,長尾,作前行狀。

第二人,身著圓領長袍,領口敞開外翻,正面向著墓道。眼睛斜瞅一邊,大須髯,似為胡人。聳肩含胸,雙臂抬舉,牽一猞猁。猞猁駐足立其身後,頸戴項圈,尖耳聳起,雙目有神,似在傾聽搜索,短尾,身體較肥碩。

第三人,身著圓領長袍,腰系鞶囊,黑色撾掛於腰帶上,腰帶一側可見三個帶鈴。側身向前,高鼻,長髯,為一胡人。雙臂抬舉,左手牽豹。豹躬身探頭,雙目警覺前視。

第四人,身著圓領長袍,領口敞開外翻,腰系鞶囊,右手執撾並扛於肩上。方臉無須,較為年輕。左手牽猞猁,回首張望,較為悠閒。猞猁小頭,短尾,身肥,頸戴項圈,作探頭前行狀。

畫面兩端以及男侍之間,分別繪一棵樹作為裝飾,並起間隔作用。樹的大小形狀皆若盆景,多枝杈,樹葉點染紅、綠色,頗具觀賞性。

圖中有四名侍從,其中兩人手持、一人插於腰間的圓首棍狀器應名「檛」,它是一種馴馬器具,唐代也用於馴豹和打獵。

豹在古代是武士和尚武貴族的象徵。唐人認為豹具有驅邪鎮魔的法力,故多用豹作裝飾,如豹枕、豹韜。據《唐會要》、《冊府元龜》記載,康國、安國、史國、波斯、大食多有進貢獵豹。

在唐代,豹和鷹、鷂、鷅、狗同為用於狩獵的動物。圖中獵豹頸部套有項圈,項圈一端的繩索掌握在牽豹者手中,表明獵豹已被馴養。牽豹者深目、長髯,當是服役宮廷專門馴養動物的胡人。

架鷂戲犬圖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169厘米,寬133厘米
陝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第二過洞西壁北側揭取

圖中兩人,一人左臂架鷂,正在馴鷂,同時回首,似正吆喝身後的獵狗。狗為棕黃色,長腿細腰,脖子上繫有項圈,左前爪已經抓到馴鷂者的身上,正抬頭與回望的馴鷂者呼應。後面跟隨一名身著綠衣的侍者。圖中的犬可能就是唐人稱作波斯犬的動物。它身材高大,迅猛殘忍,是捕獵——尤其是捕捉狐狸的好手。至今關中地區仍然可以見到這種形狀的犬,俗稱細狗。

圖中兩人,一人左臂架鷂,正在馴鷂,同時回首,似正吆喝身後的獵狗。狗為棕黃色,長腿細腰,脖子上繫有項圈,左前爪已經抓到馴鷂者的身上,正抬頭與回望的馴鷂者呼應。後面跟隨一名身著綠衣的侍者。圖中的犬可能就是唐人稱作波斯犬的動物。它身材高大,迅猛殘忍,是捕獵——尤其是捕捉狐狸的好手。至今關中地區仍然可以見到這種形狀的犬,俗稱細狗。

狩獵出行圖之一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
原高209厘米,通長890厘米(全幅尺寸)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這幅〈狩獵出行圖〉長8.9米、高1~2米,繪製於章懷太子墓的墓道的東壁,由於篇幅巨大,揭取時將其分割成了4塊。

畫面是由46個騎馬人物和駱駝、鷹犬組成一支陣容龐大的狩獵隊伍。隊伍前面有四匹白馬為先導,其餘都在旗手之後,前呼後擁;中間一組人馬分六排,第一排一位身著青衣、體態雍容、神情自若的騎高頭白馬人物,可能是此出行隊伍中的主人。在他背後並列三騎,其中一穿白色袍服的長者正回首眺望,似在瞭望後隊人馬是否跟上,形成前後畫面的呼應。那些隨從輕鬆而歡快,有的舉手揚鞭,有的笑語喧嘩。狩獵隊伍以青山松林為背景,幾筆勾勒出的樹木山石,使畫面深幽空靈。畫面人物有的臂上架以獵鷹,有的馬上帶著獵豹、猞猁,或持旗,或揮鞭,攜弓帶箭,疾馳飛奔前行;後面的獵騎則不甘落後,奮力趕上;畫面最後用蒼勁的枯筆繪就出五棵挺拔蒼勁的大樹,襯托出林蔭山道古木森森,與殿后的兩匹輜重駱駝,形成有藏有露的關係。

畫中描繪山間野外聲勢浩大的狩獵出行場面,佈局上虛實相間、疏密有致。中間密集的人馬隊伍,透過馬匹顏色、人物服色的變化,造成了有節奏的動感,人物之間也透過頭向、動作、表情的不同,使彼此之間產生了呼應。觀之,彷彿馬蹄得得,旌旗獵獵,人物縱馬揚鞭,喧鬧著從寂靜的山林中穿過的聲勢如在眼前。這幅壁畫形象地再現了唐代皇室貴族外出狩獵的組合、陣式、配備,印證了初唐、盛唐上流社會喜好狩獵、臂鷹抱犬的時尚。

狩獵出行圖之二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圖中人馬共有六排,束腰佩劍,駕鷹抱犬。行走在大隊人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穿紫袍、體態雍容的男子。他的坐騎為一匹披鬃垂尾的白馬,與其他人所乘的馬匹均剪鬃紮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匹白馬同側前後蹄同時離地或著地,身體在同一水平線上左右擺動,與其他馬呈現出不同的步伐。其餘五排騎馬者或穿翻領胡服,或穿圓領袍衫,黑色的幞头上系有紅色抹額,有的隨身攜帶胡祿、豹韔,還有的駕鷹攜犬。

狩獵出行圖之三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圖中繪製了12名騎手,他們疾馳飛奔,緊跟前方的隊伍,有的揚旗揮鞭,有的笑語喧嘩。後面的獵騎則不甘落後,接踵而至,其中一位身穿白色袍服的騎手正回首眺望,揚手向前,似乎正在吆喝後隊的人馬快點跟上。馬上魁梧健壯的騎手,頭帶幞头,身著黃、白等色的翻領胡服或圓領袍衫,腰佩橫刀弓箭,人馬疾馳而過。

圖中繪製了12名騎手,他們疾馳飛奔,緊跟前方的隊伍,有的揚旗揮鞭,有的笑語喧嘩。後面的獵騎則不甘落後,接踵而至,其中一位身穿白色袍服的騎手正回首眺望,揚手向前,似乎正在吆喝後隊的人馬快點跟上。馬上魁梧健壯的騎手,頭帶幞头,身著黃、白等色的翻領胡服或圓領袍衫,腰佩橫刀弓箭,人馬疾馳而過。

狩獵出行圖之四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

此圖有五棵挺拔蒼勁的大樹,負重的駱駝和數匹輕騎作後墊,奔馳在古木森森的林蔭山道上,這是狩獵出行隊伍最後的馱運隊。兩匹駱駝背馱炊器和柴草,隨著隊伍飛弛在林中。

此圖有五棵挺拔蒼勁的大樹,負重的駱駝和數匹輕騎作後墊,奔驰在古木森森的林蔭山道上,這是狩獵出行隊伍最後的馱運隊。兩匹駱駝背馱炊器和柴草,隨著隊伍飛弛在林中。

馬球圖之一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原高225厘米,通長820厘米(全幅尺寸)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長約9米的〈馬球圖〉,因畫面巨大,揭取時將其分割成了5塊。圖中二十多名騎馬者有手持鞠杖激烈擊球者,有馭馬快騎奔向賽場者,亦有數十名騎手尾隨其後,等候上場,最後繪有五棵古樹點綴曠野。人物均著深淺兩色窄袖長袍,頭戴黑色幞頭,腳穿黑皮靴。

這組壁畫的重點是畫面中部五個手持偃月形球仗的騎者,驅馬搶球的瞬間。最前一騎作反身擊球狀,其餘縱馬迎擊,作拼搶之態,其後數十騎人馬擁簇著或行或止。行者騎棗紅馬,有的山間奔行,有的馳騁騰空;止者著淡綠色、紅翻領,屏息凝神,未持球仗。

圖中未見球門,而是處於以青山古樹為背景的山間曠地,由此分析不是正規的比賽,可能是出行途中或打獵之餘、閒暇之際幾人隨意組合的練習。

打馬球 (polo),興起於唐代初期,唐代文獻稱作擊球。關於馬球傳播的線路,有傳自西域、波斯、西藏等幾種觀點。一般認為馬球源自波斯,後經西域地區傳入中國。當時在皇帝的倡導下,馬球運動很快得以盛行,歷經宋、金、元、明,在明末清初逐漸退出中國的競技舞臺。

長約9米的〈馬球圖〉,因畫面巨大,揭取時將其分割成了5塊。圖中二十多名騎馬者有手持鞠杖激烈擊球者,有馭馬快騎奔向賽場者,亦有數十名騎手尾隨其後,等候上場,最後繪有五棵古樹點綴曠野。人物均著深淺兩色窄袖長袍,頭戴黑色幞頭,腳穿黑皮靴。

這組壁畫的重點是畫面中部五個手持偃月形球仗的騎者,驅馬搶球的瞬間。最前一騎作反身擊球狀,其餘縱馬迎擊,作拼搶之態,其後數十騎人馬擁簇著或行或止。行者騎棗紅馬,有的山間奔行,有的馳騁騰空;止者著淡綠色、紅翻領,屏息凝神,未持球仗。

圖中未見球門,而是處於以青山古樹為背景的山間曠地,由此分析不是正規的比賽,可能是出行途中或打獵之餘、閒暇之際幾人隨意組合的練習。

打馬球 (polo),興起於唐代初期,唐代文獻稱作擊球。關於馬球傳播的線路,有傳自西域、波斯、西藏等幾種觀點。一般認為馬球源自波斯,後經西域地區傳入中國。當時在皇帝的倡導下,馬球運動很快得以盛行,歷經宋、金、元、明,在明末清初逐漸退出中國的競技舞臺。

馬球圖之二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馬球圖之三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馬球圖之四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

馬球圖之五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
陝西省乾縣章懷太子墓墓道西壁揭取